
净业寺在唐时极盛,后渐衰落。明正统二年(1437)住持云秀曾重修。天顺四年(1460)住持本泉重修。

康熙五十二年(1713),寺僧又重修道宣律师塔。清嘉庆十八年 (1813)住持际桂曾重修殿堂房舍。

道光十二年(1832)监院明川法师重修净业道场,并置田养寺,立有常住规约碑记。清末民初, 寺宇荒残。

民国十年(1921)以后,有闽僧智海住持该寺,在南洋募缘,修寺置田,供养戒德。并在东沟建茅蓬一十八处,绿化荒山,培植风景。道场之盛,名闻遐迩。

解放后,智海返闽,继任住持智真,领导僧众护山造林,大量栽植果树,以备自养。

1957年1月29日举行观音法会,特请海灯法师传授沙弥戒、五戒。

宣布改净业寺为十方丛林,广为留单接众,建立有十方碑记以资永久。“文革”中殿宇佛像部分被毁,宗教活动亦即停止。

1983年 净业寺被国务院列入西安地区八大开放寺院之一,并被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。落实宗教政策后,1988年厦门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(1910.11.12-1995.12.19)莅临净业寺,目睹荒夷,发心倡修。

有青年僧人蓋明监院发大愿心,各方募缘,政府资助,整修殿宇,重修道宣律师舍利塔。

后有僧人古道法师主持道场发心塑大殿三佛二菩萨像,并修筑了由山门到寺院的1000米长,1080个麻石台阶路。

在本如法师主持道场时,更是多方奔走,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。历时8年,增建山门、禅堂、知珍堂、五观堂、灶房、鹤歇处、如如山房、图书馆等约50间,以及阁亭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幢、妙湛老和尚舍利塔等。
净业寺现状摄影详细导读
现在的净业寺已焕然一新。


门口是祖师泉遗址,清泉从里喷薄而出。

拾级而上,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先生设计的山门质朴、壮观。

门墙和山墙均由精选的蓝田花岗岩石堆砌而成。

由赵朴初书写的影壁题字“依无上觉”。

山门由南怀瑾题字“净业寺”。


一进山门,是一尊铜质的弥勒菩萨像。

后面的岩石上原有一尊白石观音塑像,在2010年9月被泥石流冲毁

目前只剩下底座。

其上有一古时修行者的岩洞,内供奉藏传文殊菩萨佛像一尊


沿着麻石路台阶行走,途中时有题刻,为弘扬佛法之语。

在谈禅论道间,殿堂已在抬头望眼处。

路左有舍利塔七座,呈七星排列。塔皆二三层,两人多高,青砖砌成,青苔覆蔽。

7座塔建造年代不一,建造风格不一。喇嘛式舍利塔两座,风格甚古,风化严重。一为石质高浮雕式,依山背崖,六边形基座,高3米余。覆钵状塔身,宝瓶式塔刹。南向正面雕造佛龛,内有跏趺佛像。另一为石构件砌造,高约2米,仰覆莲须弥座,覆钵状塔身,正面为圭形佛龛。


其余5座舍利塔均为砖构,普同塔(康熙五十二年)、圆明寂照印月禅师塔(雍正六年)、智通法师塔(1982年)、融峯禅师塔(1985年)等。

舍利塔东南边,有一处空位,原为练武台。现在中心耸立着一座经幢,环刻《心经》。


旁边立一石碑,纪念律宗祖庭中兴法祖妙湛老和尚百岁诞辰纪念,碑后刻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。

再上即大殿。殿前唐植古槐一株粗若两围,已被列为西安古树,净业寺像一个四合院就坐落在半山腰。


前有天王殿,悬挂“依法护法”匾额

内供着冠弥勒、四大天王及韦陀护法菩萨。一匾上书:“龙华三会”


四大天王造像

韦陀殿,上悬:“千佛应身”匾
寺院东侧

东侧有客堂五间

内供奉舍利塔佛龛古佛像,上悬挂“以戒为师”牌匾

门头寮一间

药师阁三间

内供奉药师琉璃光如来殊胜佛像

上为祖师殿三间、现为僧寮房。

此殿的东面有古石幢及斋堂

斋堂内部
寺院西侧

禅堂五间,

伽蓝殿三间,

伽蓝殿供奉伽蓝菩萨

二楼有云水寮九间。

准提殿三间,

供奉准提菩萨。

准提殿外有准提菩萨开光文疏石碑一块。

院落中央是华藏世界大殿





里供奉南传佛教的释迦牟尼佛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汉传佛教的观世音菩萨、地藏王菩萨。

大殿前存有清道光年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经幢;

大殿后石砌窑洞三孔,是僧人闭关虔修之处。

宛如隔世、古朴的令人惊叹

东南角增建“知珍堂”二层10间,

五观堂六间,灶房二间。

寺内存有明代所制的《唐道宣律师遗迹》碑刻一方,详细记叙了道宣的生平历史。

寺后西北悬崖上是道宣律师“应供处”。天人供养道玄律师处

应供处是张天然的石椅,端坐椅上,正念思维,满目苍翠,心旷神怡。

上去的路是比较险的

下方有祖师洞(古时的闭关修行处)

内供奉道宣律师白玉像一尊,石碑一通

通往后山的山脚下有处泉水,石壁上刻着一个向外伸出的龙头。

上方工整的篆字“南无娑竭罗龙王菩萨”、下方是魏碑风格的“甘露井”三字,这都是本如法师所书。山上正在进行禅堂和茶寮的修缮工程。







沿台阶向上会有古色古香的其他景点,此处“风景独好”

沿着后山山路,在凤凰山的岭上矗立着道宣律师舍利塔。唐高宗乾封二年(667),道宣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圆寂,弟子为其建舍利塔于寺后峰顶,永作纪念。到唐懿宗时(869),追封宣公谥号,曰“澄照”,塔名“净光”。

道宣律师舍利塔塔体为平面六角密檐式砖塔,五级,通高约6米。底层边长1、2米,南面辟券门。之上每面正中辟券龛,层间平砖加菱角牙子跌涩出檐,平砖攒尖收顶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)关中地震,道宣舍利塔倾倒,至隆庆时(1567)方重建。现在此塔为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诸山长老重建。在道光十二年(1832)又作大修。
祖师大德

道宣律师(596-667),俗姓钱,字法遍。祖籍润州丹徒(今江苏丹徒)。母姚氏怀孕时,夜梦白月,又梦梵僧对她说:“汝所怀者,是梁代高僧僧佑,适宜出家,弘扬释教。”
道宣十五岁入日严寺慧頵法师门下,十六岁出家,二十岁随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,二十一岁闻智首律师讲律,而后,道宣律师四方参学,“居无常师,追千里如咫尺;唯法是务,跨关河如一笔;周游晋魏,披阅累於初闻;徒步江准,缘构彰于逆听。遂以立年,产寻铅墨,律仪傅要,行事谋猷,图传显於时心,钞疏开於有识;或注或解,引用寄於前经,时抑时扬,专门在於成务。”
武德七年(624年)道宣结庐终南,始居白泉寺、丰德寺,後得护法菩萨“彼清官村故净业寺,地当实势,道可习成”之示,送移居净业寺。此後四十馀年,道宣律师除两次出山,被礼请参加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、西明寺组织的译场外,其馀时间均在净业寺潜心禅定,研究律学。
他曾因严持戒律、精修般舟三昧而感天人送供,天神护法。道宣律师以大乘教释《四分律》,广宏律学一脉,他的著述中有关《四分律》的疏、钞极多,其中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、《四分律删补遂机羯磨疏》、《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》被称为“南山三大部”,再加上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》、《四分比丘尼钞》等著作,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
律师的著作涵盖有:赞、集、观、仪、传、录、疏、钞八大类,即:《住法图赞》等二部赞;《广弘明集》等三种集;《净心诫观》之观;《轻重仪》、《章服仪》、《教诫仪》等五部仪;《感通传》、《续高僧传》等三部传;《大唐内典录》、《三宝感通录》二部录;《羯磨疏》、《戒本疏》等疏;《四分律行事钞》、《拾毘尼义钞》等钞,著作共五十七种,二百六十七卷。因其精博宏富,使律宗独盛于当代。其中《行事钞》更成为一千多年来律学行事指南,计有一百余家为之注释作疏。唐朝智升律师称他:“外博九流,内精三学;戒香芬洁,定水澄奇;存护法城,著述无辍。”
唐乾封二年(667年)他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创立戒坛,依新法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足戒。所著《关中创立戒坛图经》成为后世戒坛之模范。道宣律师生平“三衣皆伫,一食唯菽,行则杖策,坐不倚床”,其道行盛名远播西域,唐开元三大士之一金刚智法师亦慕名来长安亲近道宣律师,玄奘、窥基、目测法师、牛头相师及孙思邈等与道宣律师都有交往。唐高宗乾封二年(667年)十月三日圆寂,世寿七十二,法腊五十二。葬于坛谷石室。

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供奉道宣律师画像,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。南山宗风行布更广,出家僧众以《四分律》为修持圭臬。唐穆宗曾下赞曰:“代有完人,为如来使。龙鬼归降,天神奉事。声飞五天,辞惊万里。金乌西沉,佛日索举。稽首皈依,笔律宗主。” 到唐懿宗时,追封宣公谥号,曰“澄照”,舍利塔塔名“净光”。
本如法师





福建厦门人,毕业于厦门大学,1988年出家,师从妙湛法师。2000年任终南山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的主持,嵩山少林寺西堂,中医学博士,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弟子,佛学、医学、武术都有很高的修养。
现任主持

天空法师
线路交通乘车指南
916路、922路到沣裕口下,沿环山路朝南3公里处。
净业寺的诗词
《净业颂》

心净河山净,心净众生净,空门无量义,一以净为本。
戒以净身口,定以净尘欲,慧以净知见,三学次第净。
贪净三昧水,嗔净悲愿风,痴净般若火,性地原本净。
无边染业净,一切净行集。即此净心行,成就肃静佛。

天王殿的牌匾:依法护法
南怀瑾所提对联:回首依依穷奢极欲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,
到此歇风清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。

准提殿对联:
拈花微笑还须说什么
洗足敷坐何事乱翻经

华藏世界大殿外的对联是:
虚空置汝心内如片云点太清,
华藏容吾性地若芥子纳须弥。取自《楞严经》

净业寺的未来:力争使净业禅堂成为禅文化的体验中心。